泻白
即泻肺。详该条。
即泻肺。详该条。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又名疯犬咬伤、猘犬伤、狂犬伤。公元前六世纪,我国已有“国人逐瘈狗”的记载。《淮南子》有“猘犬不投河”的描述。葛洪认为“犬忽避人藏身的现象,即是将疯的先兆,并主张用狂犬脑外敷咬伤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防己之别名,详该条。
旃,音毡,zhān。见《药物学大成》。为番泻叶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莎草之别名。详该条。
痰饮的古称。出《脉经·辨三部九候证第一》。详痰饮条。
指选用交会穴治病的方法。《标幽赋》:“住痛移痛,取相交相贯之经。”如肝、脾、肾三经的病症,可取三阴经交会的三阴交穴,各种热病,可取用督脉与足三阳经交会的大椎穴等。
病证名。因肾阴虚损,肝气偏盛,胎气上逆,上冲心胸。症见烦躁不安,甚则胁痛,喘急。参见子悬条。
见《滇南本草》。为还阳参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学集成》。为黄芪之处方名,详该条。
扩展、流溢或蔓延。《素问·气交变大论》:“身热骨痛,而为浸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