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注泄

猜你喜欢

  • 腨肠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承筋。见该条。

  • 松筋草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铺地蜈蚣之别名,详该条。

  • 土瓜仁

    见《本草汇言》。为王瓜子之别名,详该条。

  • 表寒里热证

    证名。指表寒、里热症状同时存在。见《医学心悟·伤寒主治四字论》。多由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或本有内热,又感寒邪所致。详见表寒证、里热证条。

  • 十水

    古代对水肿病的分类。历代说法不一:①《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水有十名,一曰青水,二曰赤水,三曰黄水,四曰白水,五曰黑水,六曰玄水,七曰风水,八曰石水,九曰里水,十曰气水。”②《诸病源候论·水肿病

  • 赣州正俗方

    书名。见《宋史·艺文志》。2卷。宋·刘彝撰。据《宋史》刘彝本传记载:“刘彝……知虔州,俗尚巫鬼,不事医药,彝著《正俗方》以训斥淫巫三千七百家,使以医易巫,俗遂变。”原书已佚。

  • 厥俞

    经穴别名。出《针灸大成》。即厥阴俞。见该条。

  • 佛头疽

    病名。即佛顶疽。见顶门痈条。

  • 大凤尾

    见《陆川本草》。为铁树叶之别名,详该条。

  • 肝阳眩晕

    病证名。指因情志不舒,烦劳过度,肝阴暗耗,而致肝阳上僣引起者。症见时时头晕头痛,睡眠不宁,容易激动,脉弦。治宜平肝潜阳为主,用天麻钩藤饮等方。肝阴偏虚者,心烦少寐,舌红少苔,宜滋养肝肾之阴,用二至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