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广州中医学院编《中医眼科学讲义》。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见《江西中医药》(10):64,1957。为千斤拔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九节菖蒲之简称,详该条。
出《药性论》。即没食子,详该条。
九注之一。《诸病源候论·诸注候》:“凉注,心下乍热乍寒,一年之后,四支重,喜卧,噫酢,体常浮肿,往来不时,皮肉黑,羸瘦,生澼,目黄,爪甲及口唇青。”参见九注条。
出《蕲艾传》。为艾叶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即蛇缠虎带。详该条。
病名。也称淋病或淋证。指小便涩痛,滴沥不尽,常伴见溲行急迫、短数者。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医学入门·淋》:“淋,小便涩痛,欲去不去,不去又来,滴滴不断。”多因湿热结聚,流注膀胱,或中气下陷,肾虚
见黄帝内经素问吴注条。
病名,结胸之一,指痰热互结心下,按之则痛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参结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