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症因脉治·吐水类》。又称呕苦。详该条。
综合性医书。8卷。清·徐大椿撰于1764年。卷1通治方;卷2~8内科杂病、时病、五官、妇、儿科病证证治。按病证分门阐述,辨证治疗以《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的论述为本;宋以后诸方则采
胃的功能之一。指接受和容纳水谷。这种功能,主要靠胃气的作用。胃气虚则饥不受谷食,胃气逆则呕吐,食入反出。《灵枢·玉版》:“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景岳全书·饮食
见仁斋直指条。
【介绍】:战国时医家。扁鹊的弟子。
【介绍】:见吕震名条。
见医学切要全集条。
名词。见谢观《中国医学大辞典》。即胞宫。详该条。
经穴别名。《针灸集成》。即足三里,见该条。
证名。又称欠。见《医碥·欠嚏》。详欠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