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橛骨

猜你喜欢

  • 黄连芽

    见《本草纲目拾遗》。即黄练芽,详该条。

  • 走黄疔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人中疔。见该条。

  • 经验良方

    3卷。清·陆画邨辑。刊于1786年。本书属于民间验方汇编,内容按疾病分类,书中并收载了《孙真人海上方》等书的方药。

  • 骹(qiāo 敲)

    胁肋。《灵枢·本脏》:“广胸反骹者,肝高。”张志聪注:“骹者,胸胁交分之扁骨内膈,前连于胸之鸠尾,旁连于胁,后连于脊之十一椎。”

  • 黑睛

    解剖名。见《银海精微》。又名黑眼、黑珠、黑仁、乌珠、乌轮、乌睛、神珠、青睛。位于眼珠前端正中央,形圆,无色透明。因透见其后内黄仁之黑褐色而得名。凡病变常易失却其透明而致视力障碍。黑睛边缘紧接白睛,二者

  • 舌本出血

    即舌衄。详该条。

  • 新生浴儿

    见《奇效良方》。古人认为小儿初生须用五根汤(桃、柳、楝、枚、槐)加白芷,苦参煎汤浴之,若遇气候炎热,则以软绢蘸汤揩拭周身,可以清洁皮肤,预防疾病。

  • 伏花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旋覆花之别名,详该条。

  • 哑瘴

    病名。即哑瘴喉风。详该条。

  • 松毛

    出《杨起简便单方》。即松叶,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