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樟树皮

樟树皮

《中药大辞典》:樟树皮

药材名称樟树皮

拼音Zhānɡ Shù Pí

别名香樟树皮(《玉局方》),樟皮(《纲目拾遗》),樟木皮(《生草药手册》)。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樟科植物树皮,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樟木"条。

性味《陆川本草》:"辛,温,味苦。"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祛风湿。治吐泻,胃痛,风湿痹痛,脚气,疥癣,跌打损伤。

①《纲目拾遗》:"治天行温疫,湿毒流注,浴疥癣,洗脚气。"

②《陆川本草》:"行气,消肿,止痛,止泻。治胃痛,腹泻,肿胀。"

③《南宁市药物志》:"祛风化痰,杀虫。治寒性风湿骨痛,胃痛。外治跌打扑伤,散毒行气,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外用:煎水洗。

注意《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服。"

复方①治霍乱上吐下泻:樟树皮一把。水煎,温服。(《养素园传信方》)

②治心疼:香樟树皮,取时去面上黑色者,用内第二层皮,捣碎,煎汤服。(《玉局方》)

③治风湿关节痛:樟树二重皮(鲜)、地胆草鲜根各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④治湿气脚肿:樟木皮一斤,蛤蒟半斤,杉木皮一斤。煎汤熏冼。(《陆川本草》)

⑤治酒醉:樟树皮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麻疹后皮肤瘙痒:樟树皮(鲜)水煎洗浴。(《福建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樟树皮

药材名称樟树皮

拼音Zhānɡ Shù Pí

英文名Bark of Camphortree

别名香樟树皮、樟皮、樟木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camphora (L.) Presl[Laurus camphora L.]

采收和储藏:全年可采,剥取树皮,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樟,常绿乔木,高20-30m。树皮灰褐色或黄褐色,纵裂;小枝淡褐色,光滑;枝和叶均有樟脑味。叶互生,革质,卵状椭圆形以至卵形,长6-12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钝或阔楔形,全缘或呈波状,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或粉白色,无毛,幼叶淡红色,脉在基部以上3出,脉腋内有隆起的腺体;叶柄长2-3cm。圆锥花序腋生;花小,绿白色或淡黄色,长约2mm;花被6裂,椭圆形,长约2mm,内面密生细柔毛;能育雄蕊9,花药4室;子房卵形,光滑无毛,花柱短;柱头头状。核果球形,宽约1cm,熟时紫黑色,基部为宿存、扩大的花被管所包围。花期4-6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栽培或野生于河旁,或生于较为湿润的平地。

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树皮表面光滑,黄褐色、灰褐色或褐色,有纵裂沟缝。有樟脑气,味辛苦。

化学成分树皮含左旋-表儿茶精(epicatechin),右旋-表儿茶精,原矢车菊素(procyanidins)B1、B2、B7、C1及桂皮鞣质Ⅰ(cinnamtanninⅠ),还含丙酸(propionic acid),丁酸(butyric acid),戊酸(valeric acid),已酸(caproic acid),辛酸(caprylic acid),癸酸(capric acid),月桂酸(laur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油酸(oleic acid)及肉豆蔻烯酸(myristoleic acid)等。

性味辛;温;苦

归经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暖胃和中;杀虫疗疮。主风湿痹痛;胃脘疼痛;呕吐泄泻;脚气肿痛;跌打损伤;疥癣疮毒;毒虫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浸酒,10-15g。外用:适量,煎水洗。

复方①治霍乱上吐下泻:樟树皮一把。水煎,温服。(《养素园传信方》)②治心疼:香樟树皮,取时去面上黑色者,用内第二层皮,捣碎,煎汤服。(《玉局方》)③治风湿关节痛:樟树二重皮(鲜)、地胆草鲜根各一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④治湿气脚肿:樟木皮一斤,蛤蒟半斤’,杉木皮一斤。煎汤熏洗。(《陆川本草》)⑤治酒醉:樟树皮水煎服。(《湖南药物志》)⑥治麻疹后皮肤瘙痒:樟树皮(鲜)水煎洗浴。(《福建中草药》)

各家论述1.《纲目拾遗》:治天行温疫,湿毒流注,浴疥癣,洗脚气。

2.《陆川本草》:行气,消肿,止痛,止泻。治胃病,腹泻,肿胀。

3.《南宁市药物志》:祛风化痰,杀虫。治寒性风湿骨痛,胃病。外治跌打扑伤,散毒行气,止痛。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厚叶素馨

    药材名称厚叶素馨拼音Hòu Yè Sù Xīn别名鲫鱼胆、樟叶茉莉、青竹藤、胆草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厚叶素馨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pentaneurum Hand.-Ma

  • 大果榆

    药材名称大果榆别名黄榆、山榆、毛榆来源榆科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华北、陕西、山东、安徽。性味辛、苦,温。功能主治祛痰,利尿,杀虫。痰多咳嗽:大果

  • 小叶寄树兰

    药材名称小叶寄树兰拼音Xiǎo Yè Jì Shù Lán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小叶寄树兰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biquetia succisa(Lindl.)Tang et Wang [S

  • 蒙花皮

    药材名称蒙花皮拼音Ménɡ Huā Pí别名大金腰带(《江西草药》),白花瑞香、金腰带(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出处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来源为瑞香科植物毛瑞香的

  • 随手香

    药材名称随手香别名洗手香、带手香、路边香、三柰香来源天南星科菖蒲属植物随手香Acorus gramineus Soland. var. pusillus Engl., f. suaveolens C.

  • 还筒子

    药材名称还筒子拼音Hái Tǒnɡ Zi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天麻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astrodia elata Bl.采收和储藏: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原形态天麻,多年生寄生草本,

  • 喜树皮

    《中药大辞典》:喜树皮药材名称喜树皮拼音Xǐ Shù Pí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珙桐科植物喜树的树皮。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喜树"条。功能主治治牛皮癣:喜树

  • 猪牙皂

    《中国药典》:猪牙皂药材名称猪牙皂拼音Zhū Yá Zào英文名FRUCTUS GLEDITSIAE ABNORMALIS别名牙皂、小牙皂、眉皂来源豆科皂荚属植物皂荚Gledits

  • 大钱麻

    药材名称大钱麻拼音Dà Qián Má别名梗麻、掌叶蝎子草、红活麻、大钱麻、大前麻、虎麻、禾麻、火麻、前麻、钱麻、荨麻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大蝎子草的全草及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irardin

  • 岩春草

    药材名称岩春草拼音Yán Chūn Cǎo别名地柏枝、野柏树、铁脚洞里仙、丹雪凤尾、伤寒草、止血草、止血丹、石蜈蚣、小雉鸡尾、墙锦、万年柏、洞里仙来源药材基源:为铁角蕨科植物虎尾铁角蕨的全草。拉丁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