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桃皮

猜你喜欢

  • 王瑞伯

    【介绍】:清代骨伤科医家、拳术家。原籍浙江鄞县。在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年)以拳术闻名,精于骨伤科。集平时治伤损经验良法而成《秘授伤科集验良方》1卷,并附验方。另辑有《接骨秘方》一书。

  • ①拘泥。有所顾忌的意思。《素问·五藏别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②证名。筋病证候之一。拘为筋脉牵强不伸。常与挛、急并称,如拘挛、拘急等。多由湿热、风寒或血虚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湿热

  • 咽喉备急丹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方。青黛、芒硝、僵蚕各一两,甘草四两。为末,用牛胆盛药,阴干,研粉,每用少许吹患处。治咽痛。

  • 惊怖

    证名。指易惊善恐或因惊致恐之意。出《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金匮要略心典》:“惊怖即惊恐,盖病从惊得,而惊气即为病气也。”详惊、善恐条。

  • 五苦六辛

    指五脏宜用苦剂,六府宜用辛剂。《儒门事亲》卷十四:“……五苦者,五脏为里属阴,宜用苦剂,谓酸苦涌泄为阴;六府为表属阳,宜用辛剂,谓辛甘发散为阳,此其义也。”联系临床实际,这种说法有一定指导意义。

  • 胃疸

    病名。①见《素问·平人气象论》。指已食而仍有饥饿感觉者为胃疸。《外台秘要》卷四:“胃疸,食多喜饮,栀子人主之。”②九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病由饮食过度,醉酒劳伤,脾胃有瘀热所致。其症以身

  • 范阳东方

    见范东阳方条。

  • 气淋

    病证名。诸淋之一。又名气癃。为尿有余沥结涩不通的症候。《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气淋者,肾虚膀胱受肺之热气。”《圣济总录》:“肾虚则不能制小便,膀胱挟热则水道涩。肾虚膀胱热,则胞内气胀,小腹坚满,而生

  • 张怀瓘

    【介绍】:唐代人。撰有《药石论》一卷。

  • 赵仲衡

    【介绍】:见赵铨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