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本草三注

猜你喜欢

  • 产后大便秘涩

    病证名。见《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卷四。《妇人良方大全》:“产后大便秘涩,因肠胃虚弱,津液不足也,若腹闷胀,宜服《洁古家珍》麻仁丸润之。若用苦寒药通则危矣。”

  • 西方子

    【介绍】:元代医生。生平不详。编有灸法专书《西方子明堂灸经》,八卷。

  • 三鲜饮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鲜茅根、鲜藕各120克,鲜小蓟根60克。水煎服。治虚劳,痰中带血,兼有虚热者。

  • 张世臣

    【介绍】:宋代医家。著《累用经效方》。

  • 老腰弓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草血竭之别名,详该条。

  • 延陵弟子纪要

    见继志堂医案条。

  • 湿热发黄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疸》。多因湿与热搏,郁而发黄。属阳黄范畴。《伤寒全生集·辨伤寒发黄》:“湿热发黄,一身尽痛,发热口渴,小便不利,色如熏黄,暗而不明也。”湿重于热者,兼见头重身倦,胸脘痞满,治宜利

  • 麦冬养荣汤

    《血证论》卷八方。人参、麦门冬、当归、白芍药、生地黄、陈皮、黄芪各三钱,知母二钱,五味子、甘草各一钱。水煎服。治脾之阳气不旺,无以统运阴血而致唾血,心颤脉弱,四肢清冷,饮食不健,自汗身热者。

  • 脂瘕方

    《类证治裁》卷八方。皂角七钱半,川椒、细辛、矾石、五味子、干姜各五钱。为末,囊盛,大如指,长二寸,纳阴中。治脂瘕,新产交合早,胞伤,子户失禁,精血杂下如膏。

  • 苏子杏仁汤

    《症因脉治》卷二方。苏子、杏仁、桔梗、枳壳、防风、半夏、栝蒌霜。水煎服。治伤风咳嗽不止,痰出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