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瘢痕灸
灸法名。即非化脓灸,见该条。
灸法名。即非化脓灸,见该条。
即躯干骨。包括脊骨、胸骨、肋骨等。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农吉利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手心毒。见该条。
指泻下作用峻烈的药物,如大黄、巴豆之类。《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病脉证治》:“肺痿之病,……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古代下胎毒法之一。用本儿落下脐带,瓦上焙燥为末,入辰砂、黄连、甘草末各五分,和匀蜜拌,分作三五次涂乳母乳上,候儿吞之。必须一日夜吞尽,次日恶毒皆从大便而出(《证治准绳》)。
见《广东中草药》。为油柑叶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易大艮条。
见太乙条。
见团岗条。
脾肾阳虚证的治法。由于脾肾阳气在生理上的相互滋生和病理上的互相影响,宋·张子刚《鸡峰普济方》有“补肾不如补脾”之论;严用和《济生方》立“补脾不如补肾”之说。两说在临床上自有所侧重,但若己脾肾两虚,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