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断脐

断脐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婴儿初生断脐,必须严密谨慎,如果处理不当,可以引起病毒走窜,酿成各种不同病证。如内侵脏腑,可以发生脐风;外袭肌肤,则可产生脐湿脐疮、脐出血等病证。

猜你喜欢

  • 疳疮

    病名。①见《外科大成》卷二。即下疳。见该条。②《济阴纲目》卷七:“因月后便行房,致成湛浊(湛浊为经事断续不了了也),伏流阴道,疳疮遂生,瘙痒无时。先用胡椒葱白作汤、一日两三度淋洗,却服后药:黄芪、菟丝

  • 跗骨伤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跗骨即蹠骨,左右各五块。多因跌打,压轧所伤,通常蹠骨基底部骨折最多,体部次之。局部肿胀、疼痛,压之痛剧,可有骨声,活动受限。治宜手法整复,夹缚固定。用药详见骨折条。

  • 木香利膈丸

    见《兰室秘藏·呕吐门》。即吴茱萸丸,见该条。

  • 清胰汤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南开医院)。柴胡、白芍药、生大黄(后下)各15克,黄芩、胡黄连、木香、延胡索、芒硝(冲服)各9克。水煎服。功能舒肝理气,清热通便。治急性单纯性胰腺炎。

  • 退翳丸

    《增补万病回春》卷五方。当归、川芎、白蒺藜、菊花、羌活、密蒙花、蔓荆子、荆芥各一两,地骨皮、川椒各七钱,菊花、蝉蜕、天花粉、楮实子、黄连、甘草各三钱,木贼(童便浸)二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服一钱。有

  • 花叶细辛

    见《四川中药志》。为花叶矮沱沱之别名,详该条。

  • 经水一月再行

    见顾膺陀《妇科集·调经门》。即指经行先期。详该条。

  • 漏下黑候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指经漏下血夹有黑色之液体。参见经漏条。

  • 经血妄行

    病证名。一指经血不按期循经而行。二指逆经。陈稚泉《妇科心得》:“女子经血妄行或吐血,或唾血,或口内血腥,用四物凉膈散加生韭自然汁服之。”

  • 杨梅结毒

    病名。是指梅毒晚期出现的皮肤及脏腑病症。见《霉疮秘录》。又名杨梅痈漏,由梅疮毒邪侵入四肢骨骸关窍之中,走窜经络而成。初起筋骨疼痛,随处结肿,皮色如常,溃烂时色呈紫黑,腐臭不堪;甚者可致脑顶塌陷、鼻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