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草纲目》。为石蕊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医生。赵郡(今河北赵县)人。精医,治病不问贫富。
出《本草拾遗》。为千里光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纲目》。即脐带。详该条。
真脏脉之简称。详真脏脉条。
即肝火的实证。参肝火、肝火上炎各条。
见《中药志》。即芥子,详该条。
又称肝肾亏损。指肝阴和肾阴俱虚的病变。肝阴和肾阴互相滋生,肾阴不足可以导致肝阴不足,肝阴不足,也会使肾阴亏损,临床所见多具有阴虚内热的病变特点。症见眩晕、头胀、视物不明、耳鸣、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遗精
①指脏部、上部、下部三部。《灵枢·百病始生》:“三部之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湿袭虚则病起于下,风雨袭虚则病起于上,是为三部。”②身体上、中、下三部
【介绍】:金代医家。号瑞泉野叟。盱眙人。著有《伤寒心要》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