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外科正宗》卷四。即疠风。见该条。
宋代医官职称。隶属于翰林医官院。官阶从九品。参见翰林医官院条。
属湿痰、寒痰。若兼咳而声音重浊,鼻塞,多为外感风寒。
【介绍】:见陶弘景条。
见清·汪嘉谟《胎产辑萃》。即打胎。
古病名。《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夫风湿在于府藏,与热气相搏,便发于黄,即小便或赤或白,好卧而心振,面虚黑,名为风黄疸。”参见黄疸有关条。
【介绍】:见朱沛文条。
指太阴痉、少阴痉、厥阴痉。《张氏医通·诸风门》:“足三阴痉,俱手足厥冷,筋脉拘急,汗出不止,项强脉沉。”治法用附子散,多汗去川芎、独活加黄芪、当归。详太阴痉、少阴痉、厥阴痉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见摘星楼治痘全书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