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指寸法

指寸法

以患者本人手指折定分寸,作为量取穴位的长度单位,故名。《备急千金要方》:“凡孔穴在身,皆是脏腑荣卫,血脉流通,表里往来,各有所主,临时救难,必在审详。人有老少,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需精思商量,准而折之,无得一概,致有差失。其尺寸之法,依古者八寸为尺。仍取病者男左女右手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手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以意消息,巧拙在人。”临床常用的有中指同身寸拇指寸一夫法等。见各该条。

猜你喜欢

  • 翻肛

    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即肛肿。详该条。

  • 栝楼根

    出《神农本草经》。为天花粉之别名,详该条。

  • 杨贞颐

    【介绍】:见杨时泰条。

  • 环跳流痰

    病名。生于臀部环跳穴处的流痰。详流痰条。

  • 胡漏丹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七。系丹从阴囊下起者,小儿丹毒之一。为厥阴肝经虚火发于外所致。治宜内服清散汤,外涂屋土散。

  • 腹中有癖

    病证名。指乳食停滞,腹中出现癖块者。《小儿药证直诀》:“小儿病癖,由乳食不消,伏在腹中,乍凉乍热,饮水或喘嗽,与潮热相类,不早治,必成疳。”治宜消乳导滞。便秘者,用保和丸加大黄;便通者,用大安丸加鸡内

  • 湿郁

    六郁之一。见《丹溪心法》卷三。因外感湿邪,郁而不散所致。《杂病源流犀烛·诸郁源流》:“雾露风雨坐卧,湿衣湿衫,皆致身重疼痛,首如物蒙,倦怠好卧,阴寒则发,脉沉涩而缓是湿郁。”治宜除湿解郁,用湿郁汤、渗

  • 多唾

    病证名。多由胃气虚寒,留饮不清致多唾,咯之不尽。宜温胃散寒健脾。可选用桂附理中汤、香砂六君子汤等加减。

  • 跻寿馆医籍备考

    书名。7卷。日本·高岛久也、罔田元矩合撰。刊于1877年。本书将日本明治时期著名的医学校“跻寿馆”中收藏大量的中国古医书,分为20余类,共1390部,其中大多有内容提要及版本介绍等,是一部有关医书的目

  • 解处

    解剖部位名。见《伤科汇纂》卷二。即关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