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頺,《正字通》:“颓字之伪”,水下流也,此指鼻涕下流。《医学原理》卷七:“如胆移热于脑为鼻頺、鼻渊。宜以防风通圣散一两加薄荷、黄连各二钱。”参见鼻渊条。
《张氏医通》卷十三方。防风、炒酸枣仁、人参、当归各一钱,远志一钱二分,橘红、菖蒲、天南星(泡)、茯苓各八分,羌活、炙甘草各五分,生姜五片。水煎,不拘时服。治心虚惊悸,不能言。
见《云南中草药》。即滚山虫,详该条。
《疫喉浅论》卷下方。葛根、枇杷叶(绢包)、大豆卷、茵陈、薄荷、蚕蜕、牛蒡子、茯苓皮、通草、滑石、连翘、马勃。地浆水煎服。治疫喉红肿白腐,微汗身热,痧隐心烦,脘痞溲少,上喘下利,苔色灰潮而黄,脉濡带数。
【介绍】:见张琰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白豆蔻之药材名,详该条。
病名。《古今医统》:“此证头旋脑热,眼生黑花,肝胆积热,风火上冲……翳色如烟,隐隐深沉,如水之中,不能视物。”属圆翳内障范围,详该条。
针刺手法分类名。与基本手法相对而言。系指针刺操作过程中所应用的一些配合手法,如爪切、循摄、弹动、指刮……等。
医案著作。廖伯筠等整理。此书医案分初生儿疾病、时行疾病两类,凡百例案例,均加按语。廖氏诊治小儿疾病,注重望诊,强调治病求本,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用药慎重,尤用峻烈之剂,当中病即止,以免伤正。1979年云
促发灸疮和保护疮面的膏药。据《医宗金鑑·刺灸心法要诀》载:以黄芩、黄连、白芷、金星草、乳香、淡竹叶、当归、薄荷、川芎、葱白各等分,用香油煎药去渣,再下铅粉熬成膏,专贴灸疮。日换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