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涩法之一。治疗大便滑泄的方法。如泻痢日久,大便不能控制,或便脓血不净,血色暗红,脱肛不收,腹痛喜温喜按,脉迟弱,用真人养脏汤。
病名。出《疡科准绳》卷四。《外科大成》卷二:“生穷骨穴,即阴器之底也,色赤焮肿……。”证治同悬痈。见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狼把草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代号:SI19。出《灵枢·刺节真邪》。别名多所闻。属手太阳小肠经。手、足少阳,手太阳之会。位于耳屏前方,下颌骨髁状突的后缘,张口时呈凹陷处(《医学入门》)。一说“在耳中,珠子大,明如赤小豆”。
病名。见《外科大成》卷四。即白疕。详该条。
见《四川中草药通讯》(1):30,1972。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即间接灸。见该条。
《证治准绳·幼科》集一方。大黄、牡蛎各半两,朴硝二钱。为末,每次一至二钱,取活田螺洗净后,放清水内养一夜,去螺,用水调药,涂患处;若阴囊浮肿,车前子煎汤,候冷调敷。治婴儿初生十日,外脐突或痛或不痛,痛
①泛指内脏或阴经所发生的病症,反映病变在里。②辨证上如病者无发热而出现恶寒,为发于阴经的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出《证治准绳·女科》。即分娩。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