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医门补要》卷上。多因寒湿夹痰,阻滞经络而致。证见患处肿硬,大小不等。此愈彼起,随处可生。气虚者一日可发十数块,亦可破溃化脓。若小儿颈项生注痰若串,至喉者多危。治法:形体壮实者宜以芫花末三钱,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牵牛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开宝重定本草》。为柽柳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四叶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季夏痹。十二经筋病候之一。《灵枢·经筋》:“手少阳之筋,……其病当所过者即支转筋,舌卷。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夏痹也。”热者无用燔针。
证名。手指麻木的别称。见《丹溪心法》卷四。详手指麻木条。
见《山西中药志》。为金莲花之别名,详该条。
古通泻。①排泄。《素问·五脏别论》:“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写而不藏。”②针刺手法之一。与补相对。《素问·血气形志篇》:“然后写有余,补不足。”
指雷火之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
同肾阴虚。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