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腹水草之别名,详该条。
中药炮制法之一。将药材的纤维捣碾成绒状。如将艾叶制成艾绒,使其易于点燃,宜用于灸法。
疝之俗称。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七。详疝条。
病名。十咳之一。《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十曰厥阴咳。咳而引舌本是也。”治宜刺大陵。参见十咳条。
见《本草从新》。为黄连药材之一种,详黄连条。
病名。见《焦氏喉科枕秘》。多因邪热积聚,复感风邪,风邪化热,客于肺系乃致病。初起咽干微红肿,灼痛面赤,继之邪热壅盛于里,则肿痛加剧,梗塞咽喉,致饮食吞咽障碍,或声嘶,或发寒热。治宜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小龙胆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许豫和条。
见《叶氏眼科方》。指内眦。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攒竹,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