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宋代医官。随高宗赵构南渡,迁居永丰(今江西永丰县)。擅长妇科。
指胃、小肠、大肠、三焦、膀胱五个传导和变化饮食物的器官。这些器官具有消化吸收饮食和排泄糟粕的功能,故称。《素问·五脏别论》:“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
见广嗣五种备要条。
见《广勤轩遗稿》。即外眦。详该条。
①病证名。出《小儿药证直诀》。又名蛇丝惊。即患儿舌头频频外伸,随露随收,并上下、左右掉弄如蛇舌者,与久露不收的吐舌有别。在温热病过程中往往见之。明·方贤《奇效良方》:“夫弄舌者,脾脏微热,今舌络微紧,
治法之一。是治疗湿热伤阴,小便不利的方法。症见口渴饮水,小便不利,或咳嗽呕恶,心烦不寐,用猪苓汤。
【介绍】:清代医家。字鲁珍。上海人。勤于医业,白日应诊,夜览医书,撰有《沈氏医案》等书。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色赤而长带尖,有寒热。治同疔疮。
膈证之一。又名食膈。见《医方考》卷三。详食膈条。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指龋齿蛀空之牙痛。属齿龋。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