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热厥

小儿热厥

病证名,小儿厥证之一,又名小儿阳厥。系由邪热过盛,阳气内郁,不能透达四肢而见手足厥冷,出现热极似寒或真热假寒之象。《血证论》:“……伏火之厥,则厥后微露热形,口不和,便不溏,小便不清,心中疼热,烦躁不宁,恶明喜暗,渴欲得饮,吐衄随厥而发,皆现真热假寒之象。”“所谓热深厥亦深,热微厥亦微”(《医学心悟》)。临床所见热厥的症状,为四肢厥冷而胸腹灼热,舌干,苔黄燥或焦黑起刺,伴恶热,口渴,烦躁不得眠小便赤涩便秘,甚至神昏谵语等。治疗:“先宜治其伏火,使火得发,转厥为热,次乃更清其热”(《血证论》)。故除用白虎汤四逆散、大、小承气汤以清、下外,伴见闭证者宜开窍,可选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伴见脱证者宜结合益气固脱,用生脉散加减。

猜你喜欢

  • 肾主恐

    同肾志恐。详该条。

  • 百解药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胖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 薛氏医案

    ①丛书名。又名《薛氏医案二十四种》。明·薛己等撰,吴琯辑。初刊于明·万历年间。本书系薛己及其父薛铠所撰集校注的医书24种合刊而成。其中薛己所撰有《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心法》、《外科枢要》、

  • 金丝茅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为笔仔草之别名,详该条。

  • 后阴

    即肛门。详该条。

  • 郑友夏

    【介绍】:见郑瑚条。

  • 王节斋

    【介绍】:见王纶条。

  • 冷利

    八利之一。小儿脾胃嫩弱,寒湿内侵或伤生冷,以致脾胃虚寒,运化失常。症见利下白色粘液,手足冰冷,渴喜饮热等。治宜温运脾阳。用附子理中汤等方加减。

  • 黄连消毒汤

    见《卫生宝鉴》卷十三。即黄连消毒散,见该条。

  • 滋阴利湿

    治法之一。是治疗湿热伤阴,小便不利的方法。症见口渴饮水,小便不利,或咳嗽呕恶,心烦不寐,用猪苓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