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吼病
病名,即小儿哮喘。详该条。
病名,即小儿哮喘。详该条。
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
中药炮制法之一。指除去膏药的火毒。膏药熬成后,如果立即涂贴皮肤上,能刺激皮肤,轻的发痒,重的起水泡,甚至引起溃烂。去火毒的方法有二:①把刚制成的膏药,放置阴凉地方若干时日。②浸泡在井水或凉水内几天后待
①即穴位。详该条。②五输穴之一。即输穴。详该条。
出《蜀本草》。为槐耳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亦称内实证。①指外邪化热入里,结于胃肠所出现的症候。症见壮热、烦渴、腹痛、便秘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
见舌鉴辨正条。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手太阴之正。即手太阴肺经别行之正经。《灵枢·经别》:“手太阴之正,别入渊腋少阴之前,入走肺,散之太阳(张景岳改为“散之大肠”,从之),上出缺盆,循喉咙,复合阳明。”在腋前从手太阴肺经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生平不详。和赵大中合撰《订补风科集验方》二十八卷。
病名。见《疡科选粹》卷七。即疣。详疣、千日疮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