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多由胃火邪热壅盛,或过食醇酒厚味,热毒内蕴所致。症见腮下红肿,形如托腮之状,疼痛,饮食吞咽有碍,身发寒热。治宜解毒泻火、清热消肿。方可选用普济消毒饮加减。参见兜腮痈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垂盆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土茯苓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马莳条。
【生卒】:十九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医家。字玉章。金城人。与弟子罗济川等于1867年撰《素问直讲》(又称《黄帝内经素问完璧直讲》)。
证名。见《中藏经·论胃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详腹痛条。
病证名。孕妇由于跌仆闪挫,气血逆乱,损伤胎元,以致胎动不安。症见腰腹痛坠,或阴道流血。治宜调补气血、安胎。方用胶艾汤或八珍汤。参见先兆流产、胎动不安条。
见《贵州草药》。为地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东北植物药图志》。为黄柏药材之一种,详该条。
【介绍】:见葛正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