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指因食滞、痰积所致的咳嗽多见于小儿。《症因脉治》卷二:“食积咳嗽之症,每至五更嗽发,嗽至清晨,或吐痰味甜,胸前饱闷。”脉洪大或沉滑,方用二陈平胃散、三子养亲汤、石膏泻白散加枳桔等。参见食咳、痰积
指正气虚兼寒(多以内寒为主)的证候。主要表现为面黄少华、食欲不振、口泛清涎、形寒怕冷、脘腹胀痛、得热则舒、妇女带下清稀、腰背痠重、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脉沉迟缓弱。治当以温阳补虚为主。
【介绍】:见程式条。
即横刺,见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五十。即白秃疮,见该条。
指形体瘦弱似病而脉象正常者。《注解伤寒论·平脉法》:“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害。”
见《兰台轨范》卷七。即半夏汤第一方,见半夏汤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即齿衄。详该条。
小儿推拿方法。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详水底捞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