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科医案选粹
见退思庐医书四种合刻本条。
见退思庐医书四种合刻本条。
经穴别名。出《太平圣惠方》。《循经考穴编》作商盖。即督俞。见该条。
书名。12卷。元·王好古撰。作者初撰于1291年,后原稿佚失,经追忆“十得七八”,复刊于1297年。此书以十二经为纲,首述伤寒,附以杂证。学术渊源以张仲景为本,参酌补充张元素、李东垣等治法,选方采用《
水肿在皮腠间,按之复起。或称气肿。《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阳明所至,为浮虚。”
十怪脉之一。偃刀,即仰起之刀,口锐背厚。形容脉象弦细而劲急,如用手摸在刀刃上的感觉。《素问·大奇论》:“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坚大急。”参见十怪脉条。
【介绍】:见陈文治条。
《医醇賸义》卷二方。天门冬、麦门冬各一钱五分,南沙参、北沙参、玉竹、杏仁、栝蒌皮、海蛤粉各三钱,石斛、贝母、茜草根、茯苓各二钱,梨三片,藕五片。水煎服。治肺受燥热,发热咳嗽,甚则喘而失血。
【介绍】:清代医家。字友夏。安徽祁门人。少时业儒,年长钻研医学,读《内经》等医书,为人医病,每有良效,撰有《扶婴录》一书,未见刊行。
病名。①《不居集》卷四:“盛暑之月,火能烁金,不禁辛酒劳热躁攘,火动心脾,令人咳嗽气喘,骤然吐血衄血,头目不清,胸膈胀闷,烦渴不宁,即童稚老夫,亦有此病,昧者以为痨瘵,不知火载血而上升,非真阴亏损,而
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即珠突出眶证,详该条。
【介绍】:宋代针灸医生。字吉老。无为(今安徽无为)人。为人解除病痛,疗效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