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黄甘草汤

大黄甘草汤

金匮要略》卷中:大黄甘草汤

药方名称大黄甘草汤

处方大黄12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通便止呕。主胃肠积热,浊腐之气上逆,食已即吐,吐势急迫,或大便秘结不通,苔黄,脉滑实者。

用法用量上二味,用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圣济总录》卷六十一:大黄甘草汤

药方名称大黄甘草汤

处方大黄(锉,炒)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分为2服。

功能主治水黄。面目俱青,狂言妄语,语声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张氏医通》卷十五:大黄甘草汤

药方名称大黄甘草汤

处方大黄1倍,甘草(生)减半。

功能主治痘为痰闷,不得发出。

用法用量水煎频服。不应,更服。

各家论述《金匮》本方用大黄四倍于甘草,治食已即吐,专取大黄之沉降,以泄逆满之滞,此用大黄再倍于甘草,治痰闷痘闭,反借甘草之上溢,以涌固结之积。一方小变,而功用不同若此。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医方集解》:大黄甘草汤

药方名称大黄甘草汤

处方甘草黑豆汤加大黄

功能主治上中下三焦消渴。

摘录医方集解

《金匮》卷中:大黄甘草汤

药方名称大黄甘草汤

处方大黄4两,甘草1两。

功能主治食已即吐者。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分温再服。

各家论述高注金匮要略》:此胃热上熏之吐,为吐家之变证变治,而非胃反也。以苦寒泻火之大黄为君,而佐以守中之甘草,不特浮大黄下趋之性,使从胃脘而下,且治急冲者,惟宜以缓降胜之也。

临床应用呕吐:李某某,男,20岁。呕吐近半月,胃脘热痛,大便干燥,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实有力,有关脉滑,精神尚佳,初用连苏饮加竹茹甘草。服两剂无效。仍每餐刚完即吐(平时不吐),并伴口臭,胃脘灼热,胀痛,大便三日未解,小便短黄,脉滑有力。此系积热在胃,腑气不通,胃热上冲之呕吐。改用泄热和胃之大黄甘草汤(大黄12克,甘草3克)。服一剂后,食已不吐,大便畅通;服完二剂,诸证消失。

摘录《金匮》卷中

猜你喜欢

  • 赤茯苓煎

    药方名称赤茯苓煎处方赤茯苓5两(为末),白蜜半斤,淡竹叶1小盏,生地黄汁1中盏。制法上药都搅匀,以慢火煎成膏。功能主治消渴,心神焕乱,唇口焦干,咽喉不利。用法用量每服1茶匙,以清粥饮调下,不拘时候。摘

  • 清带汤

    药方名称清带汤处方生山药30克 生龙骨(捣细)18克 生牡蛎(捣细)18克海螵蛸(去净甲,捣)12克茜草9克功能主治治妇女赤白带下。用法用量水煎服。单纯赤带,加白芍、苦参各6克;单纯白带,加鹿角霜、白

  • 养脏汤

    药方名称养脏汤处方木香白芍药各3克诃子肉9克人参白术当归各9克甘草(炙)肉桂各12克罂粟壳(去筋蔓,蜜炙)30克功能主治治寒热失调,久痢久泻,里急后重者。用法用量上药锉碎。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

  • 催生如意散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七:催生如意散药方名称催生如意散别名催生丹(《产宝诸方》)。处方人参(为末)乳香各3克 辰砂1.5克制法上三味,一处研。功能主治益气宁心,活血催生。主横生,倒产,临产腰痛,伴心气虚

  • 保元化滞汤

    药方名称保元化滞汤处方黄耆1两,滑石末1两。功能主治小儿痘疹5-6日后,痢疾或白或红,或红白相杂,及大人初痢、久痢。用法用量大人初痢,滑石用一两五线、白糖一两,不用黄耆;久痢,加黄耆,滑石仍用一两五钱

  • 曲蘖丸

    药方名称曲蘖丸处方神曲(锉,炒)麦蘖(炒)各30克黄连(去须)15克巴豆3粒(去壳,同前药共炒,令色转,去巴豆不用)制法上为细末,沸汤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酒癖不消,心腹胀满,噫醋吞酸,呃逆不食

  • 得效百部丸

    药方名称得效百部丸处方百部(焙)7钱半,麻黄7钱半(为末),杏仁49粒(去皮尖,炒,别研为末)。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功能主治大人、小儿咳嗽。用法用量熟水化下。若肺受风邪不散,喘急,目能认人

  • 马齿苋敷方

    药方名称马齿苋敷方处方马齿苋叶(洗,切)。功能主治五毒虫螫,赤痛不止。主用法用量上药烂研,厚敷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八

  • 还原蛋

    药方名称还原蛋处方鸡蛋(白煮)、真象牙(末)。功能主治多年痔漏。用法用量以蛋蘸象牙末空心食之,每日2个,分2次食之。摘录《外科学讲义》

  • 十味导赤汤

    药方名称十味导赤汤处方生地 山桅子木通瞿麦滑石淡竹叶茵陈蒿黄芩甘草(生)猪苓功能主治治热淋。膀胱蓄热,小便不通,淋漓涩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宗金鉴》卷五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