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大金刀

大金刀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金刀

药材名称大金刀

拼音Dà Jīn Dāo

别名西风剑、单叶扇蕨

来源为蕨类水龙骨科盾蕨属植物盾蕨Neolepisorus ovatus (Bedd.) Ching [N. phyllomanes (Christ) Ching],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用于尿路感染,小便不利,咯血。外用治创伤出血,烧烫伤。

用法用量0.5~1两。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或烘干研粉调油搽患处。

备注(1)三角叶盾蕨羽裂盾蕨)Neolepisorus ovatus (Bedd.) Ching, f. deltoidea (Baker) Ching [Polypodium deltoideum Baker]与正种药效相同。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大金刀

药材名称大金刀

拼音Dà Jīn Dāo

别名青卷莲,肺经草(《湖南药物志》),青竹标(《贵阳民间药草》),梳子草(《贵州草药》)。

出处《湖南药物志》

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盾蕨全草。全年可采。

原形态盾蕨,又名:单叶盾蕨。

多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密被棕褐色、卵形鳞片。叶远生,叶柄长10~17厘米或更长,灰黑色,被鳞片;叶片卵状矩圆形或近三角形,长13~23厘米,宽7~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亚截形或圆楔形,有时为楔形,全缘或下部多少分裂;叶质坚,厚纸质,上面无毛,下面多少被鳞片;侧脉明显,细脉联结成网眼,内藏细脉又开。孢子囊群大形,圆,在中脉两旁各1行或为不整齐的多行,幼时被盾形鳞片;孢子两面形,褐色。

生境分部生长林下石隙或溪边湿地。分布西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苏、江西、安徽、湖北等地。

性味《贵州草药》:"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窍,散瘀止血。治吐血,血淋,痈毒,跌打损伤,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青竹标一两,泡酒半斤,每服一两。(《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咳血:鲜大金刀一两。煨水服。(《贵州草药》)

③治血淋:青竹标五钱,小木通四钱,车前草三钱。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④治小便不利:大金刀五钱,龙胆草二钱,牛尾薹根、黄地榆各三钱。煨水服。(《贵州草药》)

⑤治痈毒,热淋:盾蕨五至八钱。水酒煎服。(《湖南药物志》)

⑥治刀伤:鲜大金刀,捣绒敷伤口。(《贵州草药》)

⑦治烫伤、火伤:大金刀烘干,研末,菜油调搽患处。(《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大金刀

药材名称大金刀

拼音Dà Jīn Dāo

英文名all-grass of Ovate Neolepisorus

别名石韦、银茶匙、牌坊草、青卷莲、肺经草、青竹标、梳子草、西风剑、肺甲、阿加参、岩豆草、七星凤尾草

出处出自《湖南药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盾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olepisorus ovatus(Bedd.)Ching[Pleopeltis ovata Bedd.]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采挖后,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15-45cm。根茎横生,密被卵状披针形鳞片,长渐尖,边缘有疏齿。叶远生;叶柄长10-20cm,被鳞片;叶片厚纸质,卵状披针形至卵状长圆形或近三角形,宽7-12cm,渐尖,基部较宽,圆形至圆楔形,多少下延于叶柄,全缘或下部多少分裂;侧脉明显。孢子囊群大,圆形,在侧脉两侧排成不整齐的1至数行,幼时有盾状隔丝覆盖。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2000m的山地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除山东外)、中南(除河南外)、西南及陕西、甘肃、西藏等地。

性味苦;凉

归经心;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血;解毒。主热淋;小便不利;尿血;肺痨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痈肿;水火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凤尾茶

    《中药大辞典》:凤尾茶药材名称凤尾茶拼音Fènɡ Wěi Chá别名野山茶、小山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云松茶、小香茶、小松毛茶、锈山茶、牙刷草(《云南中草药》)。出处《昆明民

  • 白苞筋骨草

    药材名称白苞筋骨草拼音Bái Bāo Jīn Gǔ Cǎo别名甜格宿宿草来源唇形科白苞筋骨草Ajuga lupulina Maxi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

  • 海松子

    《中药大辞典》:海松子药材名称海松子拼音Hǎi Sōnɡ Zǐ别名松子(《海药本草》),松子仁(《本草衍义》),新罗松子(《纲目》)。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松科植物红松的种子。果熟后采收,晒干,去硬壳

  • 龙胆地丁

    《全国中草药汇编》:龙胆地丁药材名称龙胆地丁拼音Lóng Dǎn Dì Dīng别名蓝花草、紫花地丁[四川]来源为龙胆科龙胆属植物华南龙胆Gentiana loureiri Griseb 及鳞叶龙胆G

  • 树救主

    《全国中草药汇编》:树救主药材名称树救主别名假八角、小花八角、土八角、野八角来源木兰科树救主Illicium micranthum Dunn,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性味辛,温。功能主治行气止痛,散瘀

  • 白背叶根

    《中药大辞典》:白背叶根药材名称白背叶根拼音Bái Bèi Yè Gēn别名白膜根、白朴根(《岭南草药志》),野桐根(《闽南民间草药》)。出处《岭南草药志》来源为大戟种植

  • 苦茶叶

    《中药大辞典》:苦茶叶药材名称苦茶叶拼音Kǔ Chá Yè别名小白蜡、苦味散、苦丁茶(《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木犀科植物日本毛女贞的叶。全年可采。原形态常绿

  • 鲫鱼头

    《中药大辞典》:鲫鱼头药材名称鲫鱼头拼音Jì Yú Tóu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鲫鱼的头。性味《药对》:"温。"功能主治治咳嗽,痢疾,小儿口疮,

  • 旱冬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旱冬瓜药材名称旱冬瓜拼音Hàn Dōnɡ Guā别名冬瓜树、蒙自桤木、水冬瓜来源桦木科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 D. Don,以树皮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四川

  • 戟叶石苇

    药材名称戟叶石苇拼音Jǐ Yè Shí Wěi别名渣贝筝瓦(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戟叶石苇的全草。孢子囊群成熟时采收。割取地上部分,刷去黄毛,切段,晒干。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