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胎儿娩出。顾允若《妇科辑要》:“胞水已破,儿即堕地,谓之铺蓐。”
书名。2卷,又有4卷本,书名《痘疹指南》,内容全同。清·宋麟祥撰。刊于1695年。上卷痘疹门;下卷疹症门。作者师承费启泰《救偏琐言》,认为痘为先天之毒,治宜攻下,反对用托补之法。故本书内容尤详于痘症的
唐代太医署中的一种职称。其职责为学习并协助药园师种植药物,共8名。参见药园条。
见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即经来呕吐。详该条。
出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笔筒草之别名,详该条。
又称经络现象、经络敏感现象或针灸感应现象。指感觉沿经络循行路线传导或循经出现的各种皮肤病症。这种现象在某些人身上可因针刺、艾灸、通电、按压等刺激穴位或在气功练功的过程中产生。经络感传的性质,因刺激原和
病名。指缠喉风之发于单侧者。详缠喉风条。
【介绍】:明代医家。号慎斋。太平(今安徽太平)人。精医,通晓脉理。初从查了吾游,尝就正于薛己。撰有《周慎斋三书》、《脉法解》等。又《慎斋遗书》系周氏口授、门人记录并由后人整理而成。弟子有胡慎柔等。
见《药材学》。为九节菖蒲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又名锤骨。即掌骨。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