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全古今十便良方
见近时十便良方条。
见近时十便良方条。
【介绍】:唐代民间医生。自采药物于泰山,为人治病多效。
病名。①指耳部脓肿而言,多由肝胃毒火上炎所致。痈生于耳,发于耳门者名耳门痈;发于耳根者名耳根痈。红肿疼痛。《证治准绳·疡医》:“若寒热间作,内外红肿疼痛,日增者为耳痛。”治宜解毒泻火,消肿止痛。用仙方
【介绍】:见黄承昊条。
见《陆川本草》。为甘露子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藏气法时论》。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因其血肉有情之品,有补益人体作用。
病证名。小儿初生七日内,大小便有出血者,一般多为胎气热盛所致。《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心主血脉,心脏有热,热乘于血,血性得热,流散妄行,不依常度,其流渗于大小肠者,故大小便血也。”治宜清热止血。用地
产科诊法。见《妇人良方大全》卷十一。即验胎。详该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望江南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西瓜皮,详该条。
【介绍】:见郑瀚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