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痈
病名。即上腭痈。详该条。
病名。即上腭痈。详该条。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石斛、茯苓、橘皮、枳壳、扁豆、藿香、牡丹皮、赤芍药各等分,甘草量减半。为粗末,每服三至四钱,加生姜一片,水煎服。治麻疹后,胃热不清,呕吐不食。
【介绍】:明代医家。字元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精于医术,著有《药性会元》一书。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物《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见血清之别名,详该条。
见《赤水玄珠·呕吐哕门》。又称呕苦。详该条。
病名。干霍乱之俗称。《医学心悟·伤暑》:“谓干霍乱证,世俗名搅肠痧、乌痧胀。”详干霍乱条。
【介绍】:见徐大椿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土人参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指患疮疡期间出现小便不利。若见小便淋漓频数而黄者,多因疮毒内结膀胱,宜用八正散加减以清热利尿;若因久患疮疡耗阴竭液而茎中涩痛,小便短少者,多因损伤肾气所致,宜用肾气丸加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素问·六节脏象论》:“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
见《太平圣惠方》。即松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