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受孕后至分娩前的整个怀孕时期。
见审视瑶函条。
病证名。指小儿颈细,头倾而无力的证候。多由先天精气不足,营养失调所致。明·万全《幼科发挥》:“颈者头之茎也,颈细则不能任元(元即头)”。宜配合填精益髓之剂治疗。
出《滇南本草》。为文鸟科动物麻雀Passer montanus Saturatus Stejneger的肉。分布几遍全国。甘,温。入肾、膀胱经。壮阳益精,暖腰膝,缩小便。治老人阳衰,虚损羸瘦,阳痿,疝
出《本草经集注》。即桐叶,详该条。
《灵枢经》篇名。本文论述四时与发病及治疗的关系,故名。由于四季气候的变化各有不同,其产生的疾病,亦随之而异,当针刺治疗时,必须根据四时气候的不同,在适当的穴位上运用不同的刺法。
①《丹溪心法》卷四方。生地黄、熟地黄、玄参、石斛各一两。为细末,炼蜜为丸。治眉眶痛。②《审视瑶函》卷五方。川牛膝(酒制)、石斛、枳壳、防风各六两,生地黄、熟地黄各一斤半,杏仁、羌活各四两,菊花一斤。为
病名。①五蒸之一。因形容其发热自骨髓蒸发而出,故名。《外台秘要》卷十三:“骨髓中热,称为骨蒸,”《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蒸病有五。一曰骨蒸,其根在肾,旦起体凉,日晚即热,烦躁,寝不能安,食无味,
病证名。又名产后玉门不敛、产户不敛、产后阴户不闭、阴门不闭。《万氏妇人科》:“女子初产,身体纤柔,胞户窄小,子出不快,乃至折裂,浸淫溃烂,日久不敛。宜内服十全大补汤,外用敷药:白芨、白龙骨、诃子、烂蜂
病证名,指小儿四肢软弱,无力以任地握物的病证。小儿罹患本证,有因热病之后,气液两亏,肺热叶焦而肌肤筋脉失于润养,或温热熏蒸阳明,宗筋弛缓,不能约束筋骨而致者;亦有因于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而致者。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