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四明医案

四明医案

书名。清·高鼓峰撰。刊于1725年。作者长期行医浙中,治病多效验。高氏辑录生平所治疑难病症28例,颇多独到的临床见解。本书收入《医宗己任编》中。

猜你喜欢

  • 火牙痛

    病证名。牙痛之因于火者。火有虚实。因于实火者,多由阳明胃火上炎所致,牙痛得凉痛减,治宜泻火解毒,可选用清胃散、玉女煎等加减。因于虚火者,多由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治宜滋阴降火,可选用知柏地黄汤、左归

  • 鱼鳞障证

    病名。①属宿翳。《证治准绳·杂病》:“色虽白涩而不光亮,状带欹斜,故号鱼鳞,乃气结膏凝不能除绝者。如凝脂翳损及大片,病已甚,不得已大用寒凉及冰片多点者,往往结为此也。”参见宿翳条。②属圆翳内障(《审视

  • 猪黄

    三十六黄之一。《圣济总录》卷六十一:“治猪黄口嚼沫从口角出,九日可治,十日疾势已过,宜急灸两牙关二十七壮,次灸承浆二七壮。”参见黄疸有关条。

  • 项痛

    指项部肌肉筋脉作痛。出《灵枢·杂病》。多由风寒之邪侵袭,或气血凝滞经络所致。《医碥·项强痛》:“多由风寒邪客三阳,亦有痰滞,湿停,血虚,闪挫,久坐,失枕所致。感冒风寒者,驱邪汤;痰盛者,消风豁痰汤;湿

  • 否(pǐ 匹)

    同痞。不通①指痞塞的证候。《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阳所至,为积饮否隔。”《素问·五常政大论》:“备化之纪,……其病否。”“其病留满否塞。”《诸病源候论·瘘候》:“寒热邪气,客于经络,使血气否涩。”

  • 阴血

    即血液。因血属阴,故称。《灵枢·通天》:“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参见血条。

  • 寒包热咳嗽

    病证名。指肺有郁热复感于寒所致的咳嗽。古称寒暄。《类证治裁》卷二:“寒包热,热郁肺俞,遇秋冬寒凉辄发咳,寸脉坚,声音窒,但解其寒而热自散。麻杏石甘汤或金沸草散。”参见寒暄条。

  • 室女经闭浮肿

    病证名。见《萧山竹林寺女科》。指未婚女子经闭兼有浮肿的病症。多因外邪客于胞脉,血壅经隧,经脉不利,血化为水,流溢四肢,导致经闭及遍身浮肿,面色青黄。治宜通经为主,经通则肿自消。方用通经丸。

  • 季肋

    见《灵枢·经筋》。即季胁,见该条。

  • 神水

    ①在眼珠之内者,系指今之房水。“神水者,由三焦而发源,先天真一之气所化,在目之内”(《证治准绳·杂病》)。与神膏、瞳神有“水养膏,膏护瞳神”(《审视瑶函》)的关系。②在目之外者,系指泪液。“在目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