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太医署中一种职称。署中共设24名药童,其职责为协助主药整理药品,官阶从八品下。
见《海南岛常用中草药手册》。即宽筋藤,详该条。
舌红而短,起白疱。是瘟疫气分热盛,津液受伤,常有声哑、咽干、口疮、烦躁等症,宜清热解毒生津(见《伤寒舌鉴》)。
见《证治要诀》。即经闭,详该条。
见《天宝本草》。为海金沙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小儿神气怯弱,遭受外感以后,又被外界异声异物所惊吓,或者由于邪热的刺激,则可引起神志不宁,成为本证。症见身热烦躁,面色青赤,睡卧不安,且有胆战心惊的现象。初起
出《名医别录》。即棘针,详该条。
小儿体质特点之一。出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合订本)医话·小儿痉病治法》。少阳,如阳之初生少而未壮之势,与稚阳之义略同。参见稚阳稚阴、稚阳之体条。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一。即肉刺。详该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旋复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