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喉痹

喉痹

病名。出《素问·阴阳别论》:“一阴阳结谓之喉痹。”一阴谓心主之脉,一阳三焦之脉。三焦心主脉并络喉,气热内结,故为喉痹。《口齿类要》:“喉痹谓喉中呼吸不通,语言不出,而无气闭塞也。”《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喉痹,痹者闭也,必肿甚,咽喉闭塞。”故凡症见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吞咽困难等统称为喉痹。发病急骤,并发全身症状。临床上因其病因病机不同而分风热喉痹伤寒喉痹酒毒喉痹阴虚喉痹阳虚喉痹等;因其发病后喉间颜色之不同而有白色喉痹淡红喉痹等;因其发病之急骤而有急喉痹走马喉痹等之分。虽其病名繁多,然总不外外感风寒风热内伤阴阳,气血虚损气滞肝郁等症治。详喉痹有关各条。

猜你喜欢

  • 铁菱角

    ①见《浙南本草新编》。为小叶蛇总管之别名。②见《本草纲目》。为菝葜之别名。各详该条。

  • 产后拘挛

    病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多因产后气血骤虚,风寒乘虚侵袭,入于经络;或因产耗伤气血,肝血不足,筋失所养而致。症见四肢筋脉拘挛;若风寒侵袭,兼见恶寒发热,有汗或无汗等。治宜养血祛风。方用荆防四物汤(四

  • 黄缠喉风

    病名。见《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指缠喉风喉内肿痛,其色红黄,蒂丁后有脓者,或伴有两腮赤肿疼痛。多为痰火邪毒上冲的实热症。治宜泻火解毒,祛痰消肿。方可选用三黄凉膈散、普济消毒饮,黄连温胆汤等加减。脓成以刀

  • 两感伤寒

    病名。指阴阳两经同时感受寒邪而致病。《素问·热论》:“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又:“两感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而烦满;二日则阳明与太阴

  • 张叔承

    【介绍】:见张三锡条。

  • 三台花

    见《云南中草药》。为三对节之别名,详该条。

  • 板栗壳斗

    见《草药手册》。为栗毛球之别名,详该条。

  • 分腠

    分,分肉;腠,腠理。分肉和腠理等组织。《素问·水热穴论》:“阳气留溢,热熏分腠,内至于经。”

  • 朱彦实

    【介绍】:元代医生。安徽怀远人。参见朱肯堂条。

  • 蚀脓法

    即溃疡去腐法。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