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吴普

吴普

【介绍】:

三国时医学家。广陵(今江苏境内)人。是著名外科学家华佗的弟子。华佗曾授给吴普以“五禽戏”,吴普照此锻炼得以长寿。著有《吴普本草》及《华佗药方》两书,前书计收录三国时代以前药物441种,已散佚,其材料散见于后世各家本草书中,宋《太平御览》也辑录《吴普本草》药品甚多;后书为收集华佗治病方剂编成,也失传。

猜你喜欢

  • 胃主降浊

    胃的功能之一。浊,指饮食水谷。《灵枢·阴阳清浊》:“受谷者浊。”胃中初步消化的食糜,依靠胃气的作用,而下降到肠道,与脾主升清的功能有相反相成的作用。

  • 毛芋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即芋头,详该条。

  • 太阳头痛

    ①病证名。指伤寒太阳病而见头痛者。《兰室秘藏·头痛》:“故太阳头痛,恶风,脉浮紧。川芎、羌活、独活、麻黄之类为主。”②证名。头痛而在太阳经脉循行部位者。《冷庐医话·头痛》:“头痛属太阳者,自脑后上至巅

  • 小儿闭证

    病证名。指小儿突然昏迷,气粗息促。因病势急骤凶猛,正气不能支持,邪毒痰热内陷心包,阻塞内闭所致,故称。详小儿昏迷条。

  • 枣根

    见《本草经集注》。即枣树根,详该条。

  • 金匮肾气丸

    即肾气丸,见该条。

  • 心阳不振

    同心阳虚。详该条。

  • 阳盛阴虚脉

    脉象。重按沉取,细而小,轻按反见实大。《难经·六难》:“沉之损小,浮之实大,故曰阳盛阴虚。”

  • 间歇运针法

    指针刺得气后每隔一定时间断续地给予捻转或提插等操作,使患者的针感得到保持或加强。每次运针或间时间隔可视病情而定。

  • 痧胀腹痛

    病证名。指感受痧气而致胸腹胀痛。《症因脉治·腹痛论》:“痧胀腹痛之症,忽尔胸腹胀痛,手足厥冷,指甲带青,痛不可忍,不吐不泻,或吐或泻,按之痛甚,俗名绞肠痧,此即痧胀腹痛之症也。”多因受寒、阻湿或感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