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厚朴温中汤

厚朴温中汤

内外伤辨》卷上:厚朴温中汤

药方名称厚朴温中汤

处方厚朴(姜制)橘皮(去白)各30克甘草(炙)草豆蔻茯苓(去皮)木香各15克干姜2.1克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温中理气,燥湿除满。治脾胃虚寒,心腹胀满,及秋冬客寒犯胃,时作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一切冷物。

备注方中厚朴理气燥湿,消胀除满3草豆蔻干姜生姜温中散寒;木香陈皮行气宽中;甘草茯苓健脾渗湿。诸药合用,共成温中理气,燥湿除满之功。

摘录内外伤辨》卷上

医学传灯》卷上:厚朴温中汤

药方名称厚朴温中汤

处方厚朴杏仁半夏枳壳桔梗炮姜甘草藿香香茹陈皮

功能主治中暑,脉沉细缓。

摘录医学传灯》卷上

明医指掌》卷五:厚朴温中汤

药方名称厚朴温中汤

处方厚朴(姜炒)8分,干姜7分,甘草(炒)6分,木香5分,陈皮8分,茯苓8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脾胃虚冷,心腹胀满疼痛。

用法用量生姜3片,大枣2个,水2钟,煎8分服。

摘录明医指掌》卷五

内外伤辨》卷中:厚朴温中汤

药方名称厚朴温中汤

处方厚朴(姜制)1两,橘皮(去白)1两,甘草(炙)5钱,草豆蔻仁5钱,茯苓(去皮)5钱,木香5钱,干姜7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主脾胃虚寒,心腹胀满,及秋冬客寒犯胃,时作疼痛。脾胃着寒停食。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厚朴汤”,无草豆蔻仁、木香

各家论述《成方便读》:夫寒邪之伤人也,为无形之邪,若无有形之痰、血、食积互结,则亦不过为痞满、为呕吐,即疼痛亦不致拒按也,故以厚朴温中散满者为君;凡人之气,得寒则凝而行迟,故以木香、草蔻之芳香辛烈,入脾脏以行诸气;脾恶湿,故用干姜陈皮以燥之,茯苓以渗之;脾欲缓,故以甘草缓之;加生姜者,取其温中散逆除呕也。以上诸药,皆入脾胃,不特可以温中,且能散表,用之贵得其宜耳。

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猜你喜欢

  • 敛带固真丸

    药方名称敛带固真丸处方制香附8两,醋艾4两,白术3两,茯苓3两,当归3两,川芎3两,芍药3两,赤石脂2两,鹿角霜2两,牡蛎粉2两,椿皮2两,黄柏2两,龙骨1两。制法金樱膏熬热为丸。功能主治调补而兼收涩

  • 油蜜煎

    药方名称油蜜煎处方香油蜂蜜童便各200毫升功能主治治难产,浆沥胞干,胎不得下。用法用量上药和匀,入铜锅内,慢火煎三沸,掠去沫,调滑石末30克,或益母草末,搅匀顿服。外以油、蜜于母腹脐上下摩之。摘录《济

  • 补天手饮

    药方名称补天手饮处方酸枣仁1钱,远志1钱,茯神1钱,白术2钱,甘草5分,当归1钱5分,枸杞子1钱5分,芍药1钱5分,生地黄8分,艾絮6分,龙眼肉5枚。功能主治怀孕不能养胎,数月而堕胎。用法用量以水4合

  • 雷音丸

    《回生集》卷上:雷音丸药方名称雷音丸处方巴豆2两(去仁不用,只用豆皮,每豆2两,可得皮3-4钱,微炒黄色,万不可用豆仁1粒),缩砂仁1两(炒),川大黄3钱(半生半炒),干姜3钱(炒黑),广木香3钱(炒

  • 甘草大豆汤

    《外科精义》卷下引《太平圣惠方》:甘草大豆汤药方名称甘草大豆汤别名大豆甘草汤(《医宗金鉴》卷六十九)。处方甘草90克 赤皮葱3茎 大豆30克功能主治治外阴蚀,下疳,湮疮肿痛。用法用量上药用水600毫升

  • 白凤丹

    《寿世保元》卷七:白凤丹药方名称白凤丹处方嫩黄耆(蜜水炒)2两,人参(去芦)2两,川芎2两,白茯苓(去皮)2两,当归(酒洗)2两,干姜(炒)2两,大附子(面裹炒,去皮脐)2两,小茴香(盐酒炒)2两,白

  • 保婴出痘方

    药方名称保婴出痘方别名保婴稀痘方处方生地2钱,当归2钱,赤芍2钱,金银花1钱,红花1钱,桃仁1钱,荆芥穗1钱,生甘草5分。功能主治预防痘疮。主用法用量保婴稀痘方(《医学集成》卷三)。各家论述方中生地、

  • 清凉救苦散

    药方名称清凉救苦散处方芙蓉叶桑叶白蔹白及大黄黄连黄柏紫车前白芷雄黄芒消赤小豆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大头瘟,由三阳经受邪,头、面、耳、目,鼻尽肿者。用法用量用蜜水调敷。摘录《

  • 经验调经种子丸

    药方名称经验调经种子丸处方香附半斤(醋浸2两3日,酒浸2两3日,童便浸2两3日,盐水浸2两3日),当归(酒洗)2两,川芎2两,白芍药(酒炒)2两,麦门冬(去心)2两,川续断(酒洗)2两,条芩(酒炒)2

  • 桂铁散

    药方名称桂铁散处方铁粉3分1,桂3分1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水肿愈后,因纤维弛缓易再发者。用法用量每日服4-5钱。摘录《经验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