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蒺藜散,见该条。
证名。指心烦意乱。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参见烦、烦躁条。
骨名。出《素问·骨空论》。又称,又名血盆骨。即锁骨。参见拄骨条。
古病名。亦称悬水。指先从头面渐及下肢的水肿。《华氏中藏经·论水肿脉证生死候》:“玄水者,其根起于胆,其状先从头面起,肿而至足者,是也。”可兼见头眩痛,身虚热,大小便涩少等。治用中军候黑丸,葶苈散等方。
证名。指突然发作的心痛。可由脏腑虚弱,冷、热、风邪等侵袭手少阴经所致。《素问·刺热篇》:“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三:“夫卒心痛者,由脏腑虚弱,风邪冷热之气客于
病名。见《疡科选粹》卷三。即乳蛾。详横鹅条。
病名。《喉科秘钥》卷下:“此症因脾家热毒积久而发。生于牙根内面,走窜如莲花一座。”治宜解毒泻热。可选用清胃散、五味消毒饮等加减。或以刀针刺患处出血,外吹冰硼散。
【介绍】:宋代医家。撰《新广药对》3卷,已佚。
出《本草图经》。即不灰木,详该条。
见慎疾刍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