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外科正宗》卷三。由于硬下疳引起的横痃破溃。鱼口的命名来源有二说:一为左称鱼口,右称便毒。二为因其创口久久不敛,呈长形如鱼的嘴。
病证名。见清·顾锡《银海指南》卷二。即蟹睛。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为丝瓜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系指舌上肿起如菌者。《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舌菌属心经,多因气郁而生。舌上如菌状,或如木耳,其色红紫。”参见舌疳条。
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为岩笋之别名,详该条。
皮肤上细小的皱纹。《灵枢·阴阳二十五人》:“面多少理。”
气血虚的络脉。《素问·调经论》:“不足则视其虚经。”
【介绍】:北宋人。号大醇。博学善读书,为人旷达而清廉,自托于医,为人治病,常不取酬,贫乏几不能以自存,而未尝有不足之色,为当时士大夫所知。得王安石赞许。
见《广州植物志》。为球兰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手心毒,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