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王不留行之处方名,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苣荬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即远志,详该条。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鬼目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①呕血的一种表现。《千金要方》卷十二:“内衄者,出血如鼻衄,但不从鼻孔出,是近从心肺间津液出,还流入胃中,或如豆羹汁,或如切,血凝停胃中,因即满闷便吐,或去数斗至于一石者是也。得之于劳倦、饮食
脾的功能特点。脾气能将饮食精微、津液上输于肺,再输布于其他组织器官而化生气血,营养全身。它的功能特点上升水谷精微,与胃主降浊相对而言。参见脾主升清条。
即跟骨。为跗骨中最大的一块,位于足后,有强大的肌腱附着。
指腰部。《素问·脉要精微论》:“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马莳注:“肾附于腰之十四椎间两旁,相去脊中各一寸半,故腰为肾之府。”
①见《闽东本草》。为牡蒿之别名。②见《广西中药志》。为臭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卤碱,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