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刮痧

刮痧

推拿方法。又作括沙。用边缘光滑的瓷器或硬币,沾取植物油或温水刮颈项肩胛、背部或肋间等处,自上而下,由内向外反复数次,到皮肤出现紫红色为止。常用于感冒中暑恶心呕吐、头昏头胀、胸闷、腹痛、腹泻、食积、晕车晕般晕机、水土不服等症。《景岳全书·杂证谟》:“盖以五脏之系,咸附于背,故向下刮之,则邪气亦随而降。凡毒气上行则逆,下行则顺。改逆为顺,所以得愈。虽近有两臂刮沙之法,亦能治痛,然毒深病急者,非治背不可也。”

猜你喜欢

  • 妊娠心腹胀满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五。多因脾胃素虚,孕后感寒,或内伤饮食,以致胃气壅滞,浊邪内阻,升降失调。症见心腹胀满,脘闷不思食。感寒者,兼见食后胀甚、喜按、喜热。治宜温中散寒,方用香砂六君子汤;伤食

  • 打法

    推拿手法。用力拍打治疗部位。与拍法相似但用力较重。《备急千金要方·老子按摩法》:“若有脚患冷者,打热便休。”

  • 惊风热

    病证名。指发热而惊厥。《证治准绳·幼科》:“惊风热,发搐惊癎,脉数,烦躁,颠叫恍惚。”见于小儿急性感染性发热疾病,治法详急惊风条。

  • 陈毓仁

    【介绍】:见陈实功条。

  • 小夺命散

    《疡医大全》卷三十四方。槐实、地丁、地肤子各等分,水煎服,或加蟾酥少许同服。治疔疮,及脑疽,恶毒。

  • 猪蹄花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金雀花之别名,详该条。

  • 血三七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土大黄之别名,详该条。

  • 枣根

    见《本草经集注》。即枣树根,详该条。

  • 小儿积证

    病证名。小儿食物滞久成积,又名伤积。《幼科金针》:“小儿积证,多因哺乳失调,过食生冷油腻硬物,脾土受伤,停于中脘,或为风寒所感,或夜卧失盖,以致积气停留,面黄腹胀,往来潮热,口渴神倦,多睡少食,肚热脚

  • 继病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又名交乳、鬾病、被鬾、中鬾。由“鬾乳”或乳食停滞而致的营养不良性疾病。《古今医统》:“怀孕乳儿,致令黄瘦,腹大脚软,名曰鬾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其候精神不爽,身体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