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冰翳内障

猜你喜欢

  • 乌梅膏

    ①《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一方。乌梅不拘量。煎成膏,含化。治久咳,久治投药不效,余无他症,与劳嗽异者。②经验方。见《中医外科临证手册》。乌梅30克,食糖9克,水50毫升,醋15毫升。先将食糖溶在水内

  • 喜笑不休

    证名。指喜笑不能自制之症。出《灵枢·经脉》。又称多喜。简称喜。多因心火偏亢,痰热壅盛所致。治宜逐痰降火,定志安神。可用烧盐煎汤或二陈汤探吐,并服黄连解毒汤、定志丸等方。亦有因肾亏肝旺而致。《张氏医通》

  • 内伤噎隔

    病证名。多因忧愁郁结,五志之火皆动,日夜煎熬,津液干涸,或膏粱厚味,辛辣炙煿,恣意不谨,积热消阴等所致。《症因脉治》卷二:“饮食之间,渐觉难下,或下咽稍急,即噎胸前,如此旬月,日甚一日,渐至每食必噎,

  • 上用方

    方集。见幼幼集条。

  • 筋瘤

    病名。出《灵枢·刺节真邪》。又名石瘤。多因怒动肝火,血躁筋挛或久立负重而致。瘤体坚而色紫,青筋盘曲,甚者筋结如蚯蚓。治宜清肝、养血、舒筋。服清肝芦荟丸。亦可手术或放射治疗。即浅表静脉瘤、静脉曲张。

  • 脑衄

    病证名。指鼻出血甚者。《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鼻出血如泉,曰脑衄。”《血证论》:“脑衄者,口鼻俱出血也。乃鼻血多,溢从口出,非别有一道来血也。亦非真从脑髓中来,此不过甚言鼻衄之重,而因名之曰脑衄

  • 鱼肠

    见鱼腹条。

  • 刘昉

    【生卒】:?~1150【介绍】:南宋官员。字方明。潮阳(今广东潮阳)人。绍兴年间(1137~1161年)任漳州知州,兼荆湖南路安抚使。喜好方书,注重幼科,平时留意访求古方及验方,并同王历、王湜等整理编

  • 倒捋草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倒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 犯本

    指伤寒经证因误治而邪入本腑。例如太阳经发汗不解,误用利水药而烦渴饮水,水入即吐,此邪入膀胱,是为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