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出《洞玄子》。指大阴唇。
出明·薛铠《保婴撮要》。即目连剳。见该条。
医案著作。何廉臣选编。刊于1929年。本书征集当时全国各地名医医案,共选辑三百余案。分上、下二集。上集为风寒、暑、湿、燥、火、四时六淫病案;下集为温疫、喉痧、白喉、霍乱、痢疫、瘄疫六种传染病案。医案记
即气化不利。见该条。
出《药性论》。为蜂蜜之白色至淡黄色者,详蜂蜜条。
古针具名。九针之一。《灵枢·九针论》:“员针,取法于絮针,筩其身而卵其锋,长一寸六分。主治分间气。”是一种身为圆柱状,端呈卵圆形的针具。用于按摩体表,治疗筋肉痹痛等症。
见《草药手册》。为瑞香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黄鳅痈。见该条。
证名。指颈项强急而上仰。《素问·脉解篇》:“强上引背者,阳气大上而争,故强上也。”可见于热病、痉、厥等病证。
耳骨之一。即鎚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鎚,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