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指伤寒有发表、解肌、和解、攻里、救里等五种基本治法。②医书名。4卷(一作5卷)。明·陈长卿撰。撰年不详。作者将前人对于伤寒病证的治法归纳为发表、解肌、和解、攻里、救里五法。书中结合伤寒脉证详论五法,
经外奇穴名。出《医经小学》。《奇效良方》云:“在眉中间是穴。”与《银海精微》所云之光明穴同。参见光明条。
见《广西药用植物名录》。为三对节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分类名。见《医学入门》。即经外奇穴,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阿魏丸,见该条。
即膜原。《灵枢·胀论》:“此言陷于肉肓,而中气穴者也。”详膜原条。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病名。出《疡医大全》卷十二。即腮痈。详该条。
证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即咳嗽兼气喘之症。又名咳逆上气。参见肩息咳、咳逆上气条。
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又称鹜泄、鸭溏。《张氏医通·大小府门》:“鹜溏者,中寒糟粕不化,色如鸭粪,所以澄沏清冷,小便清白,.湿兼寒也。附子理中汤。”《金匮翼·泄泻诸症统论》:鹜溏者,水粪并趋大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