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①2卷。清·唐黉辑。刊于1776年。系以《外科正宗》、《外科大成》、《疡医准绳》诸书辑录而成,为初学外科之门径书。②6卷。清徐真銈撰,刊于1843年。书中以摘录《内经》与历代疡科论述为主,间附个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参见产后汗出条。
出《药性论》。为冬瓜瓤之别名,详该条。
火热性的郁证①五郁之一,指心火怫郁之症。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火郁之病,为阳为热,脏应心,腑应小肠、三焦,主在脉络,伤在阴分。”症见全身不适,少气,咽喉肿痛,口干舌苦,脘
古病名。便血之一种。《素问·阴阳别论》:“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圣济总录·大小便门》:“夫邪在五藏,则阴脉不和,阴脉不和,则血留之。结阴之病,以阴气内结,不得外行,血无所禀,渗入肠
人体部位名。见《银海精微》。即眼弦,详该条。
【介绍】:清医学家。字兴言。安吴(今安徽泾县)人。学于张琦,尝评时医庸陋云:“各据门户,执古方不能治今病,读医经不如多临症之说;不深求经方药录用意所在,徒创异说,以博名誉;论说曰繁,医学曰晦。”他认为
古病名。痿的别称。因四肢痿弱,变易正常的作用,故名。《素问·阴阳别论》:“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支不举。”张志聪注:“痿易者,委弃而不能如常之动作也。”详痿条。
脏腑气血虚衰。表现为少气懒言、心悸神疲、头晕视蒙、食少肢倦、腰痠腿软、失眠梦遗,舌淡嫩,脉虚弱等症。
病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一:“若有人苦患眼渐膜膜,状与前青盲(指《外台秘要》之脑流青盲眼)相似,而眼中一无所有,此名黑盲。”属青盲,参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