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外感病过程中已不苦不燥,食而知味。表示胃阴恢复,胃气正常。
见《药物生产辨》。为菊花药材之一种,详菊花条。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魏医生。鄠(今陕西户县)人,做过太医令。
见《南方草木状》。为沉香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三。为井疽破溃所形成的瘘。详井疽条。
六腑病候之一。小肠受盛胃中水谷,主转输清浊,与心相为表里,其病有寒热虚实之分,多由客寒蕴热、气滞郁结或气虚不禁所致。临床表现多见二便失常,并可兼见心经症状。《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小肠病者,小腹痛
形容小儿阳气初生,但尚未充长的生理特点。《温病条辨》:“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参见稚阳稚阴条。
经穴名。代号BL53。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位于骶正中线旁开3寸,与第二骶后孔相平处。一说在第二骶椎棘突下,除骶椎旁开3寸处(《针灸资生经》)。布有臀上皮神经,深层为臀上神经;并有臀上动、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夹蛇龟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元末儿科医生。字士明。安徽休宁人。当时处于战乱中,小儿病惊死者甚多,道聪救活者以千计。其子杜真,精大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