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兰室秘藏·眼耳鼻门》。即助阳和血补气汤,见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即益母草,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山甘草之别名,详该条。
气血虚的络脉。《素问·调经论》:“不足则视其虚经。”
出《诗经·大雅》。即妊娠。妇人以身中复有一身,故名。
病名。即脱臼,详该条。
【介绍】:见张璐条。
书名。南京中医学院编。本书着重指出四诊和“八纲”在临证中的重要性,二者的密切关系及其具体运用的灵活性。1958年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见《药材学》。为牡荆子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口唇干燥,甚则裂开的症象。《温疫论·数下亡阴》:“津不到咽,唇口燥烈,缘其人阳脏多火而阴亏。今重亡津液,宜清燥养营汤。设热渴未除,里证仍在,宜承气养营汤。”多因阴津不足,脾热炽盛所致。治宜养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