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五月霜

五月霜

《中药大辞典》:五月霜

药材名称五月霜

拼音Wǔ Yuè Shuānɡ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为菊科植物稀毛香青全草。6月采收,阴干。

原形态多年生小草本,高10~13厘米,具腺毛或绒毛。有根茎。茎不分枝。叶互生,倒披针形,长2~4厘米,先端钝,基部渐狭,下延。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成簇;总苞片白色,多数,覆瓦状排列,膜质,基部灰褐色;雌花冠纤细,5裂,紫色;子房长圆柱形,基部尖,偏斜;冠毛和花冠等长,白色。

生境分部生于高山草坡或山顶。分布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地。

性味苦微辛,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杀虫。治子宫炎,阴道滴虫。

复方治子宫炎,阴道滴虫:五月霜三钱,麦麸草二钱,羊膻七二钱。煎汤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五月霜

药材名称五月霜

拼音Wǔ Yuè Shuānɡ

英文名Herb of Hancock Pearleverlasting

别名灵香蒿零陵香、铃铃香、铜钱花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铃铃香青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phalis hancockii Maxim.

采收和储藏:6-8月采收全草,阴干。

原形态铃铃香青多年生草本,高5-35cm。根状茎细长,稍木质。茎直立,稍细,被蛛丝状毛及具柄头状绵毛,上部被蛛丝状绵毛。莲座状叶及茎下部叶匙状或条状长圆形,长2-10cm,宽0.5-1.5cm,基部渐狭成具翅的柄或无柄;中部及上部叶条形或条状披针形,全部叶片两面被蛛丝状毛及头有柄腺毛,边缘被灰白色蛛丝状长毛,有明显的离基三出脉。头状花序9-15个密集成复伞房状;总苞宽钟形,长8-11mm,宽8-10mm;总苞片4-5层,外层卵圆形,红褐色或黑褐色,内层长圆披针形,上部白色;最内层线形,有长约全长1/2-1/3的爪部;花序托有遂关行;雌株头状花序有多层雌花,中央有1-6个雄蕊;雄株头花序全部雄花,花冠长4.5-5mm,冠毛比花冠稍长。瘦果长圆形,长1.5mm,密生乳头状突起。花期6-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3700m的亚高山顶及山坡草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溥 海、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味苦;微辛;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杀虫。主子害炎;滴虫性阴道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聚叶虎耳草

    药材名称聚叶虎耳草拼音Jù Yè Hǔ ěr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Fascicleleaf Rockfoil别名松蒂出处始载于《甘肃中草药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聚叶虎耳

  • 骆驼黄

    《中药大辞典》:骆驼黄药材名称骆驼黄拼音Luò Tuo Huánɡ出处《纲目》来源为驼科动物双峰驼的胆囊结石。性味苦,平,微毒。功能主治治风热惊疾。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2分。摘

  • 地梢瓜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梢瓜药材名称地梢瓜拼音Dì Shāo Guā别名地梢花、地瓜瓢来源萝藦科牛皮消属植物地梢瓜Cynanchum thesioides (Freyn) K. Schum.[

  • 水塔花叶

    药材名称水塔花叶拼音Shuí Tǎ Huā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凤梨科植物红苞凤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llbergia pyramidalis Lind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多鲜用。

  • 辣椒

    《全国中草药汇编》:辣椒药材名称辣椒拼音Là Jiāo别名辣子、辣角、牛角椒、红海椒、海椒、番椒、大椒、辣虎来源茄科辣椒属植物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C. annu

  • 山枝仁

    药材名称山枝仁拼音Shān Zhī Rén别名芭豆、崖花子(《中国树木分类学》),榨木仁(《四川中药志》),土连翘、广枝仁(《常用中草药配方》)。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海桐花科植物光叶海桐

  • 芝麻壳

    药材名称芝麻壳拼音Zhī Mɑ Ké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果壳。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黑脂麻"条。功能主治治半身不遂,烫伤。复方①治半身不遂:芝麻壳五钱,酒煎

  • 萼果香薷

    药材名称萼果香薷拼音è Guǒ Xiānɡ Rú别名香薷(《新疆中草药手册》),土香薷(《西藏常用中草药》)。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萼果香蒲的全草。夏、秋花初开时采

  • 山马鞭草

    药材名称山马鞭草拼音Shān Mǎ Biān Cǎo英文名Denseleaf Sedge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密叶苔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ex mau

  • 蔛草

    药材名称蔛草拼音Hú Cǎo别名蔛荣、蔛菜(《唐本草》),接水葱(《七卷食经》),鸭仔菜、黑菜、合菜(《福建中草药》)。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雨久花科植物少花鸭舌草的全草。夏、秋采收,晒干。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