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后小指侧的高骨处,即手的锐骨部。《灵枢·经脉》:“手太阴之别……其病实则手锐掌热。”
见《广西中药志》。为山大颜之别名,详山大颜条。
病证名。半产即小产。指由于小产造成的恶露不下。参见产后恶露不下条。
即喷嚏。偶因吸入带刺激性气体而发生的一过性喷嚏,属正常生理现象,为阳气和利,抗御外邪的防御性反应。《灵枢·口问》:“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经常性的喷嚏不已,且伴见清涕频流者,则属病态,为
见《陕西草药》。为苦荞头之别名,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钩吻之别名,详该条。
出《分类草药性》。为狗脊之别名,详狗脊条。
内经十二脉之一。同实脉。《诊家正眼》:“曰坚者,实之别名也。”
病名。《喉科秘钥》下卷:“此肺胃症也,因受风寒而起。肿如李。”即风寒蛾。见该条。
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泄痢久下,失气劳冷,灸下腰百壮,三报。穴在八魁正中央脊骨上。”即位于骶骨正中点处。主治泄泻,久痢,难产;以及慢性肠炎等。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