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材>三方草

三方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方草

药材名称三方草

别名白郎苔、亚大苔草

来源莎草三方草Carex brownii Tuckerm.,以入药。

生境分部长江流域各省、贵州、河南、西北。

性味甘、苦,平。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驱风除湿。主治小儿夜哭,风湿骨痛。

用法用量0.5~1两,水煎或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三方草

药材名称三方草

拼音Sān Fānɡ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亚大苔草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ex brownii Tuckerm.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亚大苔草,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根茎短缩,丛生。秆三棱柱形,基部为无叶片的褐色叶鞘包裹。叶短于秆,宽3-5mm,质稍硬,边缘粗糙。苞片叶状,长于花序,有短鞘或无;小穗3-4;雄穗顶生,圆柱形,长l-2cm;雌穗侧生,长圆柱形,长1-3cm,花密生;雌花鳞片长圆状卵形,长约2mm,苍白色,脉3条,顶端突出成长芒刺。果囊卵圆形,膨胀,暗绿色,长约3mm,有多数隆起的脉,先端急缩成短喙,喙先端2裂。小坚果绿白色,三棱状倒卵形,长约2.5mm,花柱基部弯,柱头3。花期3-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山坡及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域及陕西、甘肃、河南、台湾等地。

性味味甘;苦;性平

功能主治法风除湿。主风湿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桫拉木

    《中药大辞典》:桫拉木药材名称桫拉木拼音Suō Lā Mù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翅子藤科植物五层龙的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原形态攀援灌木,长可达4米。根皮金黄色,断面

  • 车前状垂头菊

    药材名称车前状垂头菊别名车前叶点头菊来源菊科车前状垂头菊Cremanthodium plantagineum Maxim., f. ellisii (Hook. f.) Goo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

  • 密毛桃叶珊瑚叶

    药材名称密毛桃叶珊瑚叶拼音Mì Máo Táo Yè Shān Hú Yè英文名Aucuba himalaica Hook.f .et Thoms .var.pilosissima Fang et S

  • 梨皮

    《中药大辞典》:梨皮药材名称梨皮拼音Lí Pí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果皮。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凉,味甘涩,无毒。"功能主治清

  • 柿饼

    《中药大辞典》:柿饼药材名称柿饼拼音Shì Bǐnɡ别名干柿(《日华子本草》),柿花(《纲目》),柿干(《本草备要》)。出处《日用本草》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经加工而成的饼状食品,有白柿、乌

  • 树地瓜根

    药材名称树地瓜根拼音Shù Dì Guā Gēn别名牛奶根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裂叶榕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gasparriniana Miq.var.lacerati-folia(

  • 黄水芋草

    药材名称黄水芋草拼音Huánɡ Shuǐ Yù Cǎo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罂粟科植物血水草的全草。功能主治治小儿癣疮。研末调菜油外搽。摘录《中药大辞典》

  • 银木荷皮

    药材名称银木荷皮拼音Yín Mù Hé Pí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银木荷的茎皮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ma argentea Pritz.采收和储藏:秋季采集,洗净,切段,晒干。原形态

  • 总序绿绒蒿

    药材名称总序绿绒蒿来源罂粟科总序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 Hook. f. et Thoms. var. racemosa (Maxim.) Prain.,以花入药。生境分部青海

  • 油鱼

    《中药大辞典》:油鱼药材名称油鱼拼音Yóu Yú别名泉水鱼(《中国经济动物志·淡水鱼类》)。出处姚可成《食物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拟圆唇鱼的肉。原形态体略长,前部圆,后部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