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三拗汤

三拗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三拗汤

药方名称三拗汤

处方甘草(不炙)、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上等分。

炮制俰咀为粗散。

功能主治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多痰,胸满气短。

用法用量每服五钱,水一盏半,姜钱五片,同煎至一盏,去滓,通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取微汗为度。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三拗汤

药方名称三拗汤

处方甘草(不炙)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疏风宣肺,止咳平喘。治感冒风邪,鼻塞声重,语音不出,或头痛目眩,咳嗽多痰,胸闷气促。

用法用量每服15克,水220毫升,加姜钱5片,同煎至160毫升,去滓,通口服。以衣被盖覆睡卧,取微汗为度。

备注本方用麻黄发汗散寒,宜肺平喘,其不去根节,为发中有收,使不过于汗;用杏仁空降肺气,止咳化痰,以不去皮尖,为散中有涩,使不过于宜;甘草不炙,乃取其清热解毒,协同麻、杏利气祛痰。三药相配,共奏疏风宜肺,止咳平喘之功。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猜你喜欢

  • 保喉片

    药方名称保喉片处方连翘20两,甘草30两,麦门冬10两,党参20两,百部1钱,元参20两,乌梅20两,黄耆10两,云故纸20两,诃子肉10两,僵蚕10两,桔梗20两,天花粉10两,蟾酥2钱5分,冰片5

  • 虎杖煎

    《千金》卷四:虎杖煎药方名称虎杖煎处方高地虎杖根(细锉)2斛。功能主治腹内积聚,虚胀雷鸣,四肢沉重,月经不通。亦治丈夫病。用法用量以水2石5斗,煮取1大斗半,去滓,澄滤令净,取好淳酒5升和煎,令如饧。

  • 黄灵丹

    《集验良方》卷一:黄灵丹药方名称黄灵丹处方金佗僧3两,轻粉1钱,麝香3分,冰片3分。制法共研极细末,磁瓶收贮。功能主治下部湿盛,黄水手、扒脚丫诸疮。摘录《集验良方》卷一《内外验方秘传》:黄灵丹药方名称

  • 催生滑胎散

    药方名称催生滑胎散处方槐子(炒)、麦糵(炒)、贝母(炒)、滑石、当归(炒)。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催生滑胎。主用法用量每服2钱,于未产月10日前,每日空心用温酒送下。摘录《博济》卷四

  • 荆芥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荆芥汤药方名称荆芥汤处方荆芥穗半两,桔梗二两,甘草(炙)一两。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风热肺壅,咽喉肿痛,语声不出,或如有物哽。用法用量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煎

  • 八厘金

    药方名称八厘金处方番木鳖(水浸去皮,麻油炸枯)5钱,蟾酥3钱,僵蚕1钱,乳香2钱,胆矾1钱,川蜈蚣3钱,甲片1钱,没药2钱,血竭1钱,朱砂3钱,蝉蜕1钱,全蝎3钱,原麝5分,牙皂5钱(去弦,炙),川乌

  • 瓜子散

    《千金》卷六:瓜子散药方名称瓜子散别名十子散处方冬瓜子2合,青葙子2合,茺蔚子2合,枸杞子2合,牡荆子2合,蒺藜子2合,菟丝子2合,芜菁子2合,决明子2合,地肤子2合,柏子仁2合,牡桂2两,菠仁1合,

  • 鹅黄散

    《外科正宗》卷三:鹅黄散药方名称鹅黄散处方石膏(煅)轻粉黄柏(炒)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极细末。功能主治主杨梅疮,溃烂成片,脓秽多而疼甚者。用法用量干掺。烂疮即可生疤,再烂再掺,毒尽为度。摘录《外科正宗》

  • 甘柏散

    药方名称甘柏散处方甘草、黄柏、白矾(烧令汁尽)。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疮疡。用法用量敷之疮上。摘录《普济方》卷三○一

  • 丁香半夏汤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丁香半夏汤药方名称丁香半夏汤处方丁香(炒)半两,木香(炮)半两,半夏(生姜汁拌炒)半两,人参2两,白术(锉)2两,桔梗(炒)2两,白豆蔻(去皮)2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2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