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针
皮肤针之一种。因针柄一端集针七枚,如七星并列,故名。参见皮肤针条。
皮肤针之一种。因针柄一端集针七枚,如七星并列,故名。参见皮肤针条。
【介绍】:见初虞世条。
见益气解表条。
古病名。指结病与瘕病之合证。《圣济总录·积聚门》:“结瘕者,积聚之类也。结,伏聚积久不散,谓之结;浮流腹内按抑有形,谓之瘕。结之症,形体瘦瘁,食不作肌肤,遇阴寒冷湿之气,则发而胁块硬,隐隐然痛者是也。
病名。亦名经行脏躁,经前精神异常。指每值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烦躁易怒,悲伤啼哭,或喃喃自语,精神异常。多因心血不足,肝气郁结,痰火上扰所致。心血不足者多因素体阴虚,心失濡养,血不荣脑,神不守舍,症见悲
痰证之一。见《泰定养生主论》。即酒痰。详见该条。
见《南方草木状》。为沉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睡莲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经水》。即手太阳小肠经,见该条。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倒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症名。口中自觉有甜味。多属脾胃湿热。可见于平素嗜食甘肥厚味的消渴病人。《素问·奇病论》:“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转为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