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温疫论条。
《证治准绳·女科》卷一方。柴胡、防风、炙甘草、藁本、升麻各一钱,羌活、苍术、黄芪各一钱半,独活、当归(酒浸)各五分,蔓荆子七分。为粗末,新汲水煎,空腹服。治女子漏下恶血,月事不调,或暴崩不止,多下水浆
见《四川中药志》。为绛梨木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五。即脱囊。见该条。
出《难经·三十五难》。即胆。参见黄肠条。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即无比薯蓣丸,见该条。
小儿的生长发育。《千金要方·序例第一》谓小儿“生后六十日,瞳子成,能咳笑,应和人。百日任脉成,能自反复。百八十日尻骨成,能独坐。二百一十日掌骨成,能匍匐。三百日膑骨成,能独立。三百六十日膝骨成,能行。
证名。俗称肚胀。指腹部胀满的感觉。《素问·藏气法时论》:“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伤寒明理论》卷一:“腹满者,俗谓之肚胀是也。”有虚实寒热之分。《本经疏要》卷三:“胀满而按之痛者为实
病名。出《医钞类编》。指妇人阴部灼热的一种病症。可用泽兰叶煎汤熏洗。
简称通泄。通泄大便以清除里热的治法。寒下、增液泻下等法皆是。